把數據當成一門生意來做 跨越征信事業(yè)的數據鴻溝
【數據猿導讀】 近年來我國互聯網金融高速發(fā)展,極大釋放了征信服務需求,同時,為了滿足更加多元化的市場消費需求,而衍生出來的越來越多的金融服務,支持這些業(yè)務的重要的條件就是征信業(yè)務的發(fā)展,這也符合整個中國經濟向拉動內需的大的戰(zhàn)略方向

中國在2020年之前將會形成:金融征信中心、商業(yè)征信中心以及行政管理征信中心三大體系,三大體系不僅呈現三足鼎立的態(tài)勢,并且相互補充,大數據時代征信市場大有可為。
下面就從數據流通的視角闡述了大數據給整個信用市場帶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
征信的應用場景無處不在,人的衣、食、住、行、工作、社交、購物、娛樂、教育、醫(yī)療……各種生活、工作的場景看似分離,而又相互關聯。越來越多的生活場景數據被記錄下來。可以說典型的大數據的問題,都是個性化的問題。征信就是需要對于每個個體進行的描述,進行信用評價;為用戶進行打標簽畫像,然后將個體的諸多特征再重新進行組合分類的應用過程。對個體的征信服務需要將分散于在不同來源的局部信息,整合成為可以完整描述消費者信用狀況??梢哉f沒有數據就沒有征信。征信業(yè)務未來的發(fā)展面對的最大挑戰(zhàn)就是如何跨越數據的鴻溝。
亞信數據在數據流通領域率先提出了去中心化和P2P模式,該模式已經和正在國內的多個數據交易市場進行落地,通過開源協(xié)議、開放標準、去中心化的數據傳輸,來幫助市場解決數據流通過程中的問題,實現數據在陽光下有序、高效的流動。
僅從技術的角度是無法解決數據流通中的所有問題,數據定價、數據的隱私保護、數據的權屬、法律法規(guī)等這些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都不是技術層面的問題,武源文認為:數據的流通必須通過市場化的手段來推動,簡單的數據共享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數據的價值交換或數據交易的形式才能促進數據的流通。數據交易的特點是依附著應用和服務一起進行交易的,從計算廣告的模式就可以看到,數據的交易都是跟著廣告一起進行交易的,而數據的價值在互聯網廣告應用上已經頗具規(guī)模了。因為數據的價值因為應用場景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數據的價格將來會走向由買單方定價。對于數據的隱私和安全,武源文認為數據使用方對數據安全要承擔法律責任,數據本無罪,如何使用數據才是原罪的關鍵。
中關村產業(yè)聯盟成立的數據交換標準委員會,亞信數據將DataHub平臺開源出來,免費提供給所有的聯盟會員使用,平臺是已經積累了很多會員的數據目錄和數據產品,還有很多免費的公開數據資源,平臺上不光有數據源方、數據需求方、數據加工服務商、應用服務商、還有中介服務方。
正如中關村大數據產業(yè)聯盟大數據交換標準委員會主任、亞信數據大數據云平臺部副總經理武源文在2016中國“征信+”應用發(fā)展高峰論壇上分享的那樣,“歡迎大家一起加入進來,通過這個第三方免費的數據流通平臺一起來做數據生意,數據就是一門生意,把數據當成一門生意來做,共同跨越數據的鴻溝。”
來源:數據觀-企業(yè)
我要評論
活動推薦more >
- 2018 上海國際大數據產業(yè)高2018-12-03
- 2018上海國際計算機網絡及信2018-12-03
- 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將于2018-09-26
- 第五屆FEA消費金融國際峰會62018-06-21
- 第五屆FEA消費金融國際峰會2018-06-21
- “無界區(qū)塊鏈技術峰會2018”201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