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將死”獨角獸仍吸金?大數據告訴你其中的玄機
【數據猿導讀】 如果將截至去年年底前上市并且上市后估值超過 10 億美金的公司進行羅列比較,你會發(fā)現9家公司里面的確是“一半天堂一半地獄”。在天堂的收益喜人,而在地獄的則令投資者傷感。為什么“將死”的獨角獸仍然可以吸進,難道是真的被高估了?大數據為你揭開謎底

近 5 年,一共有13家獨角獸在美國上市,它們上市前距離最后一輪融資的時間大概在0.5-3.5年之間。
其中,共有9家公司取得了正向回報,有3家公司虧損(Groupon、Zynga & Zuiliy),以及 1 家公司不賺不虧(Facebook)。
不過,如果你一直看好 Facebook 并持有,如無意外你也已經賺了3倍了。
在盈利的公司里面,平均年回報為 78.87%,加權回報(在等值的股價上,配置更多的股票所得到的回報)為 136.76%。
對比市銷率,獨角獸上市后的平均市銷率為 14.31 倍,大大高于納斯達克平均市銷率(2.3 倍)。這些在上市前就已經達到 10 億美金估值的公司,在上市的初期就已經能獲得比其他科技企業(yè)更高的市銷率。
的確,這些數字非常漂亮,但是每年「獨角獸要完」的聲音依然不絕于耳,投資超過10億美金的公司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危機。
那么到底是不是這樣呢?
如果你將截至去年年底前上市并且上市后估值超過 10 億美金的公司進行羅列比較,你會發(fā)現9家公司里面的確是“一半天堂一半地獄”。在天堂的收益喜人,而在地獄的則令投資者傷感。
那么在這樣的局面下,獨角獸是否真的將紛紛死去?它們又是否還具有投資的價值?
或許,解決這個問題的因素有兩個:
首先,美國二級市場是否存在泡沫?
▲ 上市公司每年在二級市場增發(fā)和融資圖
在 2000 年時,無論是美國的一級還是二級市場融資,都出現了一個高峰;而后來的事所有人都知道——泡沫破了。而 2011—2015 年,美國市場的融資情況雖然總體處于一個遞增的狀態(tài),但從數字上來看,依然連 2000 年時的一半還不到。
要知道,相比于 2000 年,如今全球的互聯網用戶增長近 10 倍,行業(yè)收入增長 30 倍——但整體融資卻只有一半。
▲ 上市科技公司的每年市盈率水平
數據顯示,2010 年之后,雖然標準普爾的 IP 指數在不斷上漲,但上市科技公司的市盈率卻沒有顯著的變化,這意味著指數上漲的主要原因是行業(yè)的整體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了。
所以如果你問我美國市場現在的泡沫多不多,我會認為美國二級市場處于歷史高位,有調整需求,但不存在泡沫,科技企業(yè)將創(chuàng)造更大的價值。
如果往前推10年,你就發(fā)現全世界排名前十的公司里,百分之七八十左右都是金融企業(yè)、煤礦企業(yè)等底層資源的公司;而現有的前十名企業(yè),其中有七家都是互聯網企業(yè)。所以可以預言,在未來可達到大幅度增長的企業(yè)絕大部分將是科技企業(yè)。
其次,獨角獸是否真的被高估?
從 2014 年第一季度起,每年成為獨角獸公司的數量在急劇上漲。特別是 2015 年,美國處于一個低息時期,市場的機構資金大量累積,使得 81 家企業(yè)進入獨角獸行列,從而讓個別基本面缺乏支撐的公司獲得了過高估值。
▲ 2009 年至今,每年的獨角獸增加情況
目前,很多機構會以投資組合的方式來介入到最優(yōu)質的互聯網公司最后一輪融資中,它們大多是原先投資二級市場的大名鼎鼎的世界級資管公司,如富達、哈特福德、信安、黑石、普信等;另外他們還以聯合基金的方式,定期公布手上的 Portfolio Company 之動態(tài)情況;他們每個季度會對自家組合中各個獨角獸的季度定值評估曲線圖,可以讓投資人們進行參考。
▲ 參投基金對組合中各獨角獸的季度定值評估
所以,從目前數據來看,評估下調較為嚴重的獨角獸有:Jawbone,Zenefit(前段時間 CEO 被革職,裁員 240 人),Dropbox、Evernote(整體互聯網趨勢從 PC 端轉到移動端所導致的,不是產品或是技術層面的問題),以及 Nutannix(大數據公司)。
當然,有調低就有評估調高的,例如:Wework,Uber(所有獨角獸中,收入增長仍然是最快的,市銷率跟其他差不多,但是收入強勁增長,持續(xù)被看好與上調)。
綜合來看,基本面存在問題的獨角獸確實存在著被高估的問題。
但另一方面,大部分已經被高估的獨角獸們也不至于暴斃在大草原上,根據數據顯示,基本所有的獨角獸在近 12 個月以來有過一輪融資的,賬上都有著大量的現金,即使之后不盈利或者虧損,它們也足以撐過 18 個月(美國規(guī)定,每輪公司融資間隔應該大于或等于 18 個月)。
那么到底什么樣的獨角獸才適合投資呢?鑒別好的獨角獸或許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考量:
(1)目前市銷率不高于 30 倍,核心數據年增長率 >80%;
(2)資金消耗率可控,企業(yè)在未來至少 2 年內無需融資仍可保持運營;
(3)處于細分行業(yè)壟斷地位——要知道 2015 年獨角獸公司的表現不是很好的關鍵因素在于,這些上市的公司并不是各個行業(yè)的細分市場龍頭。
來源:硅谷投委會
刷新相關文章
我要評論
活動推薦more >
- 2018 上海國際大數據產業(yè)高2018-12-03
- 2018上海國際計算機網絡及信2018-12-03
- 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將于2018-09-26
- 第五屆FEA消費金融國際峰會62018-06-21
- 第五屆FEA消費金融國際峰會2018-06-21
- “無界區(qū)塊鏈技術峰會2018”201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