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智時代的云競爭,不進則退!
原創(chuàng) 趙長春 | 2021-02-04 14:37
【數據猿導讀】 這兩天,科技互聯(lián)網圈最熱門的話題,莫過于阿里云首次盈利和貝索斯即將卸任亞馬遜CEO。前者是在十幾年的巨額資源投入之后,終見勝利曙光,后者更像是在你追我趕的全球云計算市場急流勇退的明智選擇。

這兩天,科技互聯(lián)網圈最熱門的話題,莫過于阿里云首次盈利和貝索斯即將卸任亞馬遜CEO。前者是在十幾年的巨額資源投入之后,終見勝利曙光,后者更像是在你追我趕的全球云計算市場急流勇退的明智選擇。
在全球數字化浪潮下,云計算作為信息化發(fā)展的核心基礎設施,正在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已成為驅動數字基礎設施升級的強大引擎。
在云計算領域的激烈競爭布局上,國內外各大廠都鉚足了勁,招人才,搞研發(fā),真金白銀往里砸,如果這樣還不能趕上對手或者把對手落下很遠的話,就換將,甚至換帥。
比如,在亞馬遜第四季度財報里,其季度營收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其中AWS第四季度營收增長了28%,截至2020年10月,AWS已經發(fā)展成為占亞馬遜運營收入52%的重要業(yè)務,充分說明亞馬遜已不再是一家電子商務為主業(yè)的公司,而任命亞馬遜云計算業(yè)務AWS的開創(chuàng)者及CEO安迪·賈西接班貝索斯,不僅說明云計算對于亞馬遜未來的重要性,更似乎是在臨陣換將,以圖更好的云計算未來。
安迪·賈西(Andy Jassy)
根據最新的全球四大云服務廠商2020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AWS、微軟Azure、谷歌云和阿里云市占率分別達32%、20%、7%和6%。
AWS雖然仍是第一,但是與微軟Azure的差距在逐漸縮小,而且排在全球第四的阿里云已實現(xiàn)盈利,全球第三位的谷歌云進步雖快,但仍然虧損12億美元。
這些激烈的競爭形勢,應該會對這些云廠商大佬產生從資本注入到人才使用等方面的震動。
在亞馬遜宣布換帥前幾天,華為云也改由被寄予厚望的余承東主抓。更早一點的是,2018年谷歌云招來了Oracle的Thomas Kurian,據說谷歌云換將之后效果顯著。
不再擔任CEO后,貝索斯表示他將會更多地向“實現(xiàn)童年夢想”傾斜,更多關注其Blue Origin(藍色起源)公司,該公司致力于提高太空旅行的安全性并降低其成本,2012年曾成功測試了一種與阿波羅飛船和神舟飛船都不同的載人飛船逃生系統(tǒng)。目前,藍色起源公司正在研制火箭助推器、回收船模型,計劃2021年發(fā)射新格倫火箭。
除了“藍色起源”之外,貝索斯還資助并部署一個類似馬斯克“星鏈”(Starlinks)計劃的大型寬帶衛(wèi)星互聯(lián)網項目。
這些看似“遙遠的夢想”,未必就不是這些行業(yè)大咖們在提前布局的新科技“閑棋冷子”,等中國等觀望之人醒悟過來之后,可能又將處于追趕態(tài)勢。
只是,目前國內云計算市場似乎還沒有這份“閑情雅致”,在阿里云領跑之下,騰訊云、華為云、金山云等云廠商都互相緊盯,緊緊跟隨,加快了云計算領域的發(fā)展速度。并且從核心產品、典型場景到全生命周期服務,以及在IaaS的基礎上,均沉淀出了能夠滿足不同行業(yè)需求的PaaS能力,不斷提供多種標準化的行業(yè)云服務產品和技術。
筆者認為,之所以能夠引起一眾大佬們如此投入:
一方面是國內外云市場的蛋糕足夠大、需求足夠多。近兩年,全球云計算的最大趨勢,是從為互聯(lián)網為主的企業(yè)提供云計算資源,擴大至為傳統(tǒng)行業(yè)、中小企業(yè)提供服務,從互聯(lián)網企業(yè)上云擴大到傳統(tǒng)行業(yè)上云。IDC此前發(fā)布的《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20上半年)跟蹤》預測顯示,2019~2024年中國公有云IaaS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40.1%。
另一方面是云計算已然成為其自身業(yè)務的主力增長點。從亞馬遜到阿里,都是如此,云計算被大佬們認為是公司的未來發(fā)展主要方向之一。
以阿里、華為為例。近幾年來,隨著拼多多、京東、快手、抖音的圍剿,讓淘寶和天貓發(fā)展受限,尤其是在品類、搜索玩法上的錯位競爭,讓阿里在零售業(yè)方面很難做出徹底的有效還擊,此時就得益于早期大力投入的云計算領域,在另外一個賽道遠遠超越對手。
但云計算這個賽道的護城河在同行之間不易形成。盡管阿里云是國內第一,但騰訊云、華為云、金山云等公司對阿里云的圍剿、追趕也不可忽視。
而華為則是受到國外經濟技術封鎖打壓,開辟云端業(yè)務,雖是不得已為之,但也算一種倒逼后的最佳路徑。
當然,在日益增長的云計算市場,不管是AWS,還是阿里云,都存在著收費越來越高、營銷壓力大等負面影響。
但就如同傳統(tǒng)行業(yè)小商店也會出現(xiàn)亂收費、服務態(tài)度差等問題一樣,即便是云計算2.0階段,也不例外,這還真應了2012年李彥宏說的那句話,“云計算是新瓶裝舊酒”。
只是在數智行業(yè)日新月異的形勢下,沒有云原生這些“新瓶”,恐怕以前的“舊酒”也裝不了多少,百度如今的體量被阿里遠遠落下就是證明。
未來,AI將會在這個如火如荼的云計算領域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比如“云計算+釘釘+人工智能”或許能為人們闡釋另一種云端體驗,也許會贏,但也有可能會被后來者趕超。
此外就是尚在研究實驗階段的量子計算,其所帶來的算力提升,將是一個劃時代的進步。
如果那些互聯(lián)網大佬們也能在量子時代取得成功,那將又會是一個開天辟地的新大陸。
文:趙長春 / 數據猿
來源:數據猿
我要評論
活動推薦more >
- 2018 上海國際大數據產業(yè)高2018-12-03
- 2018上海國際計算機網絡及信2018-12-03
- 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將于2018-09-26
- 第五屆FEA消費金融國際峰會62018-06-21
- 第五屆FEA消費金融國際峰會2018-06-21
- “無界區(qū)塊鏈技術峰會2018”201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