癱瘓者能靠意識控制四肢了! 腦機合一, 這就是馬斯克所說的新希望
青遲 | 2017-04-05 10:37
【數(shù)據(jù)猿導讀】 3月29日,在美國凱斯西儲大學學者與克里夫蘭功能性電刺激中心的實驗下,一名四肢癱瘓病人通過大腦思維成功地控制雙手,將食物送進了自己的嘴里

3月29日,在美國凱斯西儲大學學者與克里夫蘭功能性電刺激中心的實驗下,一名四肢癱瘓病人通過大腦思維成功地控制雙手,將食物送進了自己的嘴里。
參與實驗的癱瘓病人名為BillKochevar,今年56歲。他在一次騎自行車時發(fā)生車禍,導致全身癱瘓。
Bill對Engadget記者表示:“對于一個已經(jīng)癱瘓八年,全身上下無法動彈的人來說,即使只能移動一寸對我來說都是極其幸運的事。而這次實驗結果已經(jīng)比我想象中的好得多了!”
自然,這樣的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
事實上,科學家們很早以前便開始嘗試制造這種大腦皮層腦機接口(intracorticalbrain-computerinterface(iBCI))。其中,美國布朗大學神經(jīng)生物工程學家LeighHocherg教授(也是這次實驗的領頭人)取得的成果最為顯著。
癱瘓患者通過大腦思想控制屏幕光標
早在2004年,Leigh所帶領的“腦門”(BrainGate)就計劃將腦機接口放入了一名24歲的四肢癱瘓者的大腦皮層,幫助這位患者傳遞大腦信息。這個裝置雖然只有藥片大小,但內(nèi)部十分復雜,由96根電極組成。
又到了2010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加州理工學院學者開始幫助患者利用大腦思想控制屏幕上的鼠標光標。
患者通過思維控制機械臂,拿起桌上的咖啡
2012年,在Hocherg的指導下,腦門計劃開啟了第二階段的探索。在這次試驗中,兩位參與者Cathy和Bob均已中風,四肢癱瘓,無法說話。
神經(jīng)外科醫(yī)生制作了包含著約100根頭發(fā)絲那么細的電極的微型記錄裝置,植入到他們大腦的運動皮層中,記錄下與運動有關的神經(jīng)信號。這次實驗使患者成功利用大腦思維控制機械臂,拿起桌上的咖啡,準確送入自己口中。
Hocherg教授認為:
從二維到三位,再到目標物體的到達和抓起,然后在指引下送入目的地,這對于我們來說是個巨大的進步,也遠遠比單純加上一個維度要來的復雜。
除了大腦皮層腦機接口外,功能性電刺激系統(tǒng)(functionalelectricalstimulation)在實驗中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功能性電刺激系統(tǒng)是一種通過刺激四肢上的神經(jīng),使手臂、大腿或手指動起來的系統(tǒng)。這種技術此前被用于幫助四肢癱瘓者l來活動他們的四肢,但也僅僅只能做到聳肩或點頭的地步。
而凱斯西儲大學與克里夫蘭功能性電刺激中心此次試驗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飛躍,就是因為他們將大腦皮層腦機接口與功能性電刺激系統(tǒng)兩者進行了有機結合。
為了讓大腦表層接收到最準確的指令,他們將Bill安置在一臺核磁共振儀中,讓他在想象中活動自己不同的身體部位,并在此期間追蹤身體的每個部分是有哪部分神經(jīng)控制的。
實驗的另一領導者BoluAjiboye在接受《時代周刊》時說:
“只有通過這種因人而異的實驗方法,我們才能得出精準的‘大腦地圖’。”
實驗小組通過數(shù)據(jù)在Bill大腦的特定地點植入電極,并將它們與一臺可以解碼指令的電腦相連。
為了練習,Bill通過大腦思維控制了電腦屏幕上的虛擬手臂,又用相同思維控制了現(xiàn)實中自己的手臂。
“那種感覺很好,但稍縱即逝,”他說,“我很快就知道怎么操作,并在每次聯(lián)系后都愈發(fā)熟練。”
與此同時,克里夫蘭功能性電刺激中心通過遠程操控36電極陣列(36-electrodearray)加強Bill萎縮的手臂和手掌肌肉力量。
當大腦皮層腦機接口與功能性電刺激系統(tǒng)同時工作時,Bill便可以用自己的手吃、喝、甚至撓鼻子了。
對于實驗效果,Bill這樣描述自己的感受:
對我而言,這感覺就像(沒癱瘓)以前一樣,除了感覺上稍顯遲鈍。
當然了,Bill沒有任何觸覺上的感受,但這絲毫沒影響到他:
“他們曾讓在某幾場實驗中閉上眼,結果我還是能拿到東西。”
有朝一日,或許再細微的感覺都會被模擬出來。
雖然這個系統(tǒng)有效地幫助癱瘓者再次得以掌控自己的四肢,但在日常生活中,這樣龐大體積的器材卻不太現(xiàn)實。或許“腦門”計劃的下一步便是縮小整臺機器的體積,直到它能被植入甚至適應患者的身體。
無論如何,這次實驗的結果都賦予了全球超過10億的殘疾人希望,也證明馬斯克曾闡述的“大腦接口”理念并不是空穴來風,聳人聽聞。
領頭人LeighHocherg認為,實驗成果或許真的將顛覆歷史:
“這次實驗成果很可能將神經(jīng)技術引入一個全新的時代,一個能夠幫助殘疾人們恢復活動能力和自主能力的時代。”
來源:36kr
刷新相關文章
我要評論
活動推薦more >
- 2018 上海國際大數(shù)據(jù)產(chǎn)業(yè)高2018-12-03
- 2018上海國際計算機網(wǎng)絡及信2018-12-03
- 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將于2018-09-26
- 第五屆FEA消費金融國際峰會62018-06-21
- 第五屆FEA消費金融國際峰會2018-06-21
- “無界區(qū)塊鏈技術峰會2018”2018-06-14
不容錯過的資訊
-
1#后疫情時代的新思考#疫情之下,關于醫(yī)
-
2數(shù)據(jù)軟件產(chǎn)品和服務商DataHunter完成B輪
-
3眾盟科技獲ADMIC 2020金粲獎“年度汽車
-
4數(shù)據(jù)智能 無限未來—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
-
5#2020非凡大賞:數(shù)字化風起云涌時,共尋
-
6#榜樣的力量#天璣數(shù)據(jù)大腦疫情風險感知
-
7#榜樣的力量#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互聯(lián)網(wǎng)醫(yī)療服
-
8#榜樣的力量#實時新型肺炎疫情數(shù)據(jù)小程
-
9#榜樣的力量#華佗疫情防控平臺丨數(shù)據(jù)猿
-
10#后疫情時代的新思考#構建工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