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目驚心!2016兒童性侵數據
徐秋雨 孟令稀 | 2017-11-28 10:14
【數據猿導讀】 未成年性侵”離我們并不遙遠,甚至息息相關。文晏曾在接受采訪時說,“太多人認為這個事情跟我們無關,但實際上它跟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關系?!?

11月24日,電影《嘉年華》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大膽觸碰“未成年性侵”題材,采用雙線敘事的結構講述了兩名12歲的少女遭遇性侵后的故事。該片獲得第5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劇情片提名,導演文晏獲得最佳導演獎。截至發(fā)稿,該片豆瓣評分為8.6,好于91%的劇情片。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部影片提醒了人們,“未成年性侵”離我們并不遙遠,甚至息息相關。文晏曾在接受采訪時說,“太多人認為這個事情跟我們無關,但實際上它跟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關系。”
最小的受害者不到2歲
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在今年初發(fā)布的《2016年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下稱“報告”)顯示,2016年媒體公開報道過的性侵兒童(14歲以下)案件共有433起,平均每天曝光1.2起,同比增長27.35%。
這份報告的數據來源于2016年度媒體公開報道案件,包括各級檢察院、法院的官方網站和認證賬號公開的案件,不等同于全年性侵兒童案件總量。報告指出,性侵兒童案件難以全部被公開報道和統(tǒng)計,被公開的案件僅為實際發(fā)生案件的冰山一角。
報告指出,2016年被公開報道的兒童性侵案件涉及的778名受害者中,女童占比達92%,但男童被性侵的現狀同樣不可忽視,且隱蔽性更強。
從年齡來看,被性侵兒童以12-14歲的中小學生居多,年齡最小的受害者不到2歲。
警惕“熟人”
在2016年公開報道的433起性侵兒童案件中,熟人作案的有300起,占總案件的69%。在各種熟人關系中,“師生”和“鄰里”關系占比最高。此外,有近三成的案件發(fā)生在受害者住所。
報告指出,相比陌生人,熟人更容易接近受害者并取得受害者信任,再加上自身力量及身份地位等優(yōu)勢,使得性侵案件更易發(fā)生。
此外,超六成的施暴者是多次實施兒童性侵害的“慣犯”,在沒有外界干預的情況下,作案者不會自動終止。報告建議,家長或其他人一旦發(fā)現有人性侵兒童,應及時報警,通過法律手段解決問題。
防性侵教育刻不容緩
受傳統(tǒng)思想影響,許多中國家長對“性”都是“諱莫如深”,未對孩子進行過性教育。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對全國31個省份的9151位家長調查問卷(下稱“調查問卷”)顯示,近七成家長沒有對孩子進行過防性侵教育,主要原因是“孩子還小”。
調查問卷顯示,97%的家長依賴學校對孩子進行防性侵教育,孩子們則希望學校和家長都能給予自己正確的性教育。
來源:界面新聞
刷新相關文章
我要評論
活動推薦more >
- 2018 上海國際大數據產業(yè)高2018-12-03
- 2018上海國際計算機網絡及信2018-12-03
- 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將于2018-09-26
- 第五屆FEA消費金融國際峰會62018-06-21
- 第五屆FEA消費金融國際峰會2018-06-21
- “無界區(qū)塊鏈技術峰會2018”2018-06-14